宁波大学

报刊:《宁波大学报》

版面新闻

  • 以精品奉献师生 用明德引领风尚

    摘要:以精品奉献师生 用明德引领风尚——宁波大学“美育+思政”打造文化育人平台 宁波市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七千年的文明史,以及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宁大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精神, 根植浙东大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以美育人, 打造 “美育+思政” 的文化育人平台, 通过繁荣校园戏剧文化, 使戏剧创演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使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与思政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 形成协同效应。 通过 20 余年实践, 学校形成了涵盖音乐剧、 歌剧、 话剧、 心理剧、 外文剧、 戏曲等多剧种体系, 创演了以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 话剧代表剧目100余部。 校园戏剧培根铸魂, 覆盖学生人群8万余人次, 培养了一批人, 陶冶了一批人, 很多学生毕业后迈入文化行业并事业有成,成长为优秀的文艺创作者、 表演者和编导人才。 校园戏剧已成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高起点创演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 宁波大学位于宁波镇海、 江北交界。镇海军民奋起抗敌, 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传统, 以四明山为中心的浙东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精神, 成为宁大学子不忘初心、 永远奋斗的红色基因。 学校以爱国、 奋斗、 感恩为内核, 高起点创演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 挖掘文艺精品。 2017年, 学校成立白鹭林音乐剧社。由浙江省特聘专家梁卿教授领衔的创作团队, 依托学科优势, 从浙东大地百年革命历史中提炼题材, 从爱国奋斗的精神中汲取灵感, 用青春的歌声激励当代学子。排演的革命历史题材音乐剧 《牵手》 《初心晨启 · 宣言》 等, 弘扬了革命精神, 阐释了时代价值。 音 乐 剧《牵手》 以宁波鄞州人民医院一对百岁老人在生命终点牵手握别的真实故事为切入点, 讲述了一段横跨百年,因战争而相知、 相隔的爱情史诗。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韩启德观看 《牵手》 后, 亲笔回信赞誉: “选题好、 内容好、 故事好、 词曲创作好、 演技好” 。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 原总政歌剧团著名作曲家王祖皆, 原总政歌舞团著名作曲家张卓娅, 共青团中央志工部党委书记张朝晖等现场观看了音乐剧 《牵手》 演出, 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原创音乐剧 《初心晨启 · 宣言》 , 讲述了宁波北仑籍革命烈士张人亚用生命冒死守护党章的故事。 公演当天, 收到革命先烈李大钊孙女李立群女士写来的情真意切的书信, 整个剧组心潮澎湃、 热泪盈眶。 当舞台上党旗升起的一刹那, 当舞台上呼喊出坚定信仰的口号时, 演出的同学们不仅在自己心里, 同时也在现场观众心里, 种下了一颗火热种子。 参演该剧的全体学生在演出结束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 音乐剧制作人梁卿教授说: “这种正能量将激励、 鼓舞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 《牵手》 《初心晨启 · 宣言》 音乐选段采撷组成的 《 “不忘初心” 组歌》 入选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创作团队还根据歌剧 《江姐》 改编了小型音乐剧 《红旗颂 · 江姐》 , 2018年校内首演, 此后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 将短剧带进了鄞州周宿渡、 黄鹂、 丹凤等五个社区, 得到观众的高度认可与赞誉。 执着演绎宁波商帮系列话剧 建校以来, 有70余位海外 “宁波帮” 人士为宁波大学提供7亿余元的各类捐赠,捐建大楼50多座。 他们不仅为学校建设提供了巨大的物质支持, 也为师生带来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宁波帮” 题材话剧的创作和排演, 是宁大广大学生感恩 “宁波帮” 人士、 感悟“宁波帮” 精神的特别行动。 霁云剧社自2005年始, 历时八年打造“四明三部曲” , 开创校园 “宁波帮” 题材话剧的先河。 三部话剧以 “爱国爱乡, 创新创业” 为主线, 从晚清团结御侮的 《四明公所1898》 , 到民国创业救国的 《四明银行1938》 , 再到新中国情系故乡的 《四明大学1988》 , 横跨整整一个世纪, 全景展示了百年 “宁波帮” 的风雨历程和精神风貌。 在 “四明三部曲” 的示范引领之下, 前后创作排演了 《风雨半生路》 《传薪商人》《台北之约》 等10余部 “宁波帮” 题材原创话剧。 如讲述台湾商人回宁波寻亲故事的时尚青春剧 《台北之约》 , 讲述宁波商人智慧和诚信的 《传薪商人》 , 讲述宁波帮人士成长经历的 《追梦》 等。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 包玉刚先生诞辰100周年, 学校以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 组织白桦林话剧社创作排演了以包玉刚先生为原型的话剧 《蛹》 ; 子午线剧社创作排演了以李达三先生为原型的话剧 《甬畔是故乡》 ; 霁云剧社复演了经典剧目 《四明公所1898》 等,集中宣传宁波商帮的成长史、 创业史, 财富观、 人生观, 反应宏大的历史进程。同学们在排演戏剧时, 受到心灵洗礼, 积累了很多舞台表演经验, 表演水平得到很大提升。 十余年来, 学校开展 “宁波帮” 文化宣传研究工程, 组织 “ ‘宁波帮’ 与宁波大学”系列讲座, 建设宁波大学感恩园。 创作了《上海绅士》 《秦润卿传》 等10部海外 “宁波帮” 人士的人物传记、 小说。 《风雨半生路》 导演俞志涛说: “通过对‘宁波帮’ 人士艰苦创业精神的艺术表现,我们将那个年代无限拉近。 ‘宁波帮’ 精神对于我们话剧社这个群体以及所有的观众, 都是一笔巨大财富,值得我们回味很久很久。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戏曲 戏剧艺术, 特别是近代的话剧和传统的戏曲,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浙江是越剧之乡, 学校校园文化与越剧文化有着共同的自然历史文化土壤。 学校重视传承传统戏曲和发展校园话剧。 学校有众多的戏迷爱好者,1996年成立的宁波大学戏曲社 (越剧社) , 是学校历史最为悠久的戏剧社团。 戏曲社每年排演十余部新曲目, 组织社员学习戏曲唱腔、 唱段、身段, 增强戏曲体验, 开展折子戏专场演出, 积累了 《追鱼 · 观灯》 《梁祝 · 十八相送》《山河恋 · 送信》 《五女拜寿 · 奉汤》 《五女拜寿 · 前拜寿》 《碧玉簪 · 送凤冠》 , 京剧 《贵妃醉酒》 《梨花颂》 等诸多保留曲目。 近年来, 戏曲社坚持走出校园, 在市委宣传部的关心下与宁波市演艺集团、 小百花越剧团、 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建立了良好业务关系, 搭建了互动交流平台, 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 2018年, 学校联合宁波小百花越剧团, 承办 “宁波高校学生戏曲大奖赛” 。 邀请了苏州大学周秦教授、 梨园戏名家曾静萍, 新生代演员徐秋英、 邢步青、 齐素琼、 沈倩等来校指导曲艺爱好者排演新曲目。 戏曲社还参加了宁波市第四届市民艺术节展演。 23年持续不衰创演代表剧100余部 在中国戏剧史上, 校园戏剧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近代以来的中国青年通过话剧这种形式表达反帝反封建的主题, 抒发爱国主义情怀,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校始终将戏剧创演作为繁荣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 23年来, 学校培育形成了白鹭林音乐剧社、 白桦林话剧社、 霁云话剧社、 浅溪心理剧社、 子午线外文剧社、戏曲社等六大校园演出社团, 创演了以音乐剧 《牵手》 《初心晨启 · 宣言》 , 话剧 《四明三部曲》 《蛹》 《甬畔是故乡》 《张主任》 《雷雨》 《家》 《窝头会馆》 等为代表的剧目100余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题材的话剧 《张主任》 , 讲述了食堂的张继惠主任爱岗敬业、 诚信友善的真实故事。“张主任有一本厚厚的意见本, 记录着同学的念想……”张主任的故事被编成了网红歌曲, 还拍成央视公益广告, 广为流传。 学校多次安排浙江话剧团来校演出。通过宁波大剧院邀请了话剧 《我不是李白》 《如果我不是我》 《我在丹山赤水》 等。 多年来, 我校美育思政硕果累累。 原创音乐剧 《牵手》 获评2018年北京市音乐剧 “天桥奖” 的优秀剧目、 优秀导演、 优秀作曲三个奖项。 原创话剧 《房间》 获深圳南山戏剧节大学生竞演单元优秀奖。 原创小品 《山路弯弯》 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戏剧小品节目类二等奖。 原创小品 《寻找》 获全国学生戏剧比赛 (双语) 表演一等奖。 越剧 《宁波帮》 获宁波市委统战部、 宣传部主办的统战文化建设文艺调演银奖。 越剧《柳毅传书》 荣获 “全国学生戏剧比赛 (双语) ” 表演一等奖。 《珍珠塔 · 前见姑》 荣获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甲组三等奖。 甬剧《典妻 · 回家路上》 获浙江省第二届大学生文化艺术展演二等奖。 越剧 《绣红旗》 参加在上海举办的第八届国际艺术节。 戏剧社还荣获了全国越剧票友大奖赛一等奖、 第四届宁波市市民文化节银奖、 全球越剧嘉年华大赛优秀奖、 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三等奖等众多荣誉。 我校师生参演的民族歌剧 《呦呦鹿鸣》 , 讲述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宁波籍中医药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故事。先后在浙江省迎接党的十九大优秀作品展演、 全国优秀民族歌剧展演、 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示范演出、 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艺术节、 中国歌剧节、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亮相。 第二课堂与思政课同向同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美院教授回信中指出, 做好美育工作, 要坚持立德树人, 扎根时代生活, 遵循美育特点,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我校以剧本创演为载体的第二课堂,传承戏剧艺术的同时, 传承了不忘初心、永远奋斗的浙东红色基因; 传承了爱国爱乡、 创新创业的宁波商帮精神; 传承了实事求是、 经世致用的浙东学术精神; 传承了 “兼容并包、 自强不息、 务实创新、 与时偕行” 的 “宁大精神” 。 戏剧创演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使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创演过程中, 主创师生一次次进入到剧中人物的精神世界, 一次次被真实的故事、 真挚的情感、 真切的信念感动。 这些戏剧, 深受师生喜爱, 在润物细无声中, 唱响主旋律、 激扬正能量。 对于观众同学来讲, 从戏剧里获得做人的经验,看一场校园戏剧, 等于上了一堂生动感人的思政课。 此外, 学校积极探索 “美育+思政” 的新模式。 以习近平总书记给横坎头村回信为创作源头, 诗人朱志坚作词, 梁卿教授作曲, 创作的歌曲 《春天的来信》 , 迄今MV点击超过30余万次。 我校的 《传承弘扬 “宁波帮” 精神 培育塑造校园感恩文化》 项目获教育部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校党委委员、 宣传部部长张真柱说:近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的文化艺术界、 社会科学界委员时, 对文艺创作提出了 “与时代同步伐” “以人民为中心” “以精品奉献人民” “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 围绕总书记讲话精神, 我们将继续坚持创作导向、 提升创作质量, 争取通过2至3年的建设, 产出一批精品戏剧, 在“美育+思政” 方面形成品牌。 谈到下一步的推广计划, 他表示, 会在深化题材创作,提升艺术水准, 加大保障力度上下功夫。(李九伟)

宁波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022次访问,全刊已有282547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