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

报刊:《宁波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宁波大学牵手浙江移动共建“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

    摘要:本报讯(记者王湖清通讯员郑莲敏)5月12日上午,宁波“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现场推进会召开。浙江省副省长高兴夫,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徐...

  • 汪品先院士:海洋事业大有可为

    摘要:本报讯(记者李九伟)5月11日晚,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做客宁大“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189讲,在锦绣小剧场为师生...

  • 法学院:创新发展 特色发展

    摘要:本报记者王湖清习近平总书记5月3日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法治人才培养上不去,法治领域不能人才辈出,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做好。法学院按照研究...

放大 缩小 默认

汪品先院士:海洋事业大有可为

   期次:第472期      查看:37   

  本报讯(记者 李九伟)5月11日晚,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做客宁大“做人做事做学问”名家系列讲座第189讲,在锦绣小剧场为师生带来题为《人类与海洋》的精彩讲座。讲座由副校长徐铁峰主持。一起来到讲座现场的还有汪院士的夫人———植物学家孙湘君先生。
  汪品先院士在报告中,从人类逐步进入海洋、海洋文明发展道路、华夏文明的大陆性、振兴华夏的软实力四个方面,为宁大师生打开了科学的视野,讲述了人类和海洋的故事。
  讲座中,汪品先院士从《荷马史诗》谈到《海国图志》,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谈到郑和下西洋,从达芬奇谈到唐伯虎,讲座内容丰富、精彩纷呈,从那些中外航海史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那些中外科学家为深海工程所做的一次次探索中,师生们也深刻领悟了中国海洋人为人、治学的精神。
  反思历史,华夏文明有哪些优秀成分需要发扬,又有哪些不利于发展的成分有待克服?汪品先院士认为,中国作为一个以农耕文化、大陆文化为主的国家,对海洋事业、海洋文明没有足够重视,导致我国曾沦为海上败国。
  我国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性国家”,应该把大陆文明与海洋文明结合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非常重视海洋事业,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我国从领导到民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注海洋、重视海洋。中国的海洋事业,正在经历着郑和下西洋以来六百年不遇的黄金时期。但是,涉海投资增多、涉海研究机构增多,不等于认识到华夏文明的弱点,更不等于克服了弱点。能否抓紧时机推进海洋事业、强化海洋意识,是当今振兴华夏、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环节。
  作为一名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曾主持实施了从大洋钻探、南海深部计划的实施等一个又一个重大的深海工程,他说:“一个人一生经历的幅度,才是这个人的价值。否则一根直线平平的,太没意思了。”
  互动环节,汪院士非常认真地回答了同学们的问题。
  徐铁峰高度评价了汪院士的精彩报告。他说,汪老的讲座,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史实,做了很深刻的分析,给了我们很多启发。海洋是个大课题,有科技层面的,也有文化层面的。海洋特色也是宁波大学的办学特色之一,学校正努力为我国海洋事业的振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徐铁峰代表学校向汪品先院士赠送讲座纪念品———古越青瓷。
  相关链接:汪品先院士,1936年生于上海,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地质系,1981-1982年获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基尔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院士长期致力于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主要从事古海洋学、微体古生物学及气候演变和南海地质方面的研究。1999年在南海主持实施了中国深海首次大洋钻探,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重大研究计划。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欧洲地学联盟的米兰克维奇奖等荣誉,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八、第九、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766次访问,全刊已有2848184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