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

报刊:《宁波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

    摘要:□路梦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制度的先进与否,尤其是政治制度的先进与否,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信,只有坚定政治制度自信才能实现民...

  • 碎片化学习、整体式学习与微课教学三者关系解构

    摘要:专栏作者:郑曙光(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在大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难点是如何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其中重点问题是究竟应强调碎片化学习还是整体式学习。碎片化学习与...

放大 缩小 默认

碎片化学习、整体式学习与微课教学三者关系解构

   期次:第484期      查看:89   
  专栏作者:郑曙光(宁波大学法学院教授)在大学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遇到的难点是如何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其中重点问题是究竟应强调碎片化学习还是整体式学习。  碎片化学习与整体式学习“碎片化学习”(Fragmentedlearn鄄ing)一词,在学术界尚未给出明确、统一的定义,但它系一种客观存在的学习方式而被教育界所认识。目前通常是在以下二种语境下予以理解。一是指在大数据时代,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对大量的海量信息内容,学习者可以“断章取义”,随意地获索有意义的碎片信息;二是指在学科知识的传授与学习中,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知识碎片的加工与处理,最后建构成具有短、平、快的知识体系。按照第二种语境理解,碎片化学习是指将某些体系化了的知识进行拆分,或将某种完整的技能或动作进行分解,以先见树木后见森林的方法对学习者进行讲解与训练。本文是按照第二种语境来理解碎片化学习的。  碎片化学习以“短、平、快”为特征,其表现形式是发散的,它之所以能被众多学习者所接受,是因为它适应了社会工作的快节奏和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学习者,尤其是非在校生的社会学习者,由于没有大块的完整时间进行学习,不可能对知识结构完整、内容烦冗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获取。碎片化学习的上述特点,使得学习者能随时、随地学习,比起一次性给予大量信息的教学方式更加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和消化。  碎片化学习的实质是从学习内容的整体“解构”走向知识点的“建构”。应当认为,碎片化学习通过一片一片的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以及学习思考积累,达到了解课程内容、增加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与碎片化学习相对应的是整体式学习。其基本特点是,将学习活动既作为以学习任务或学习目标为导向的完整的教学过程,也作为完整的心智活动,并将各种心智元素(兴趣、探究、记忆、理解、欣赏、评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所产生的学习结果(比如对知识的理解、对技能的掌握、对探究欲的满足、对知识功能的领悟等方面)具有多元性。由于整体式学习,通常能形成稳定的具有联系的认知结构,因而整体式学习有利于促进迁移学习的实现,也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认知结构。  在大学开放课程建设中,作为学习的两种方法,碎片化学习与整体式学习均有其特定意义。碎片化学习的信息容量大,且时效性、现代性、前沿性强,而整体式学习则表现为基础性好、系统性强,且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把握较为全面。因此,对于专业性课程的在线开放学习,既可实行整体式学习,也可推行在整体性统筹下的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教学与微课目前,在开放课程建设实务中,人们通常把碎片化学习与微课二者等同起来,认为碎片化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中主要表现为微课。  “微课”(Micro-lesson)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知识点(或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过程。在2008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首先对微课进行了定义。他认为微课是对一些微型知识点(KnowledgeBurst)的讲解。在我国,也有一些学者对微课进行了定义,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以短小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展开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按照目前国内推出的微课模式,通常是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浓缩到5-10分钟的短小视频中,然后上线供学生浏览学习。  微课从2010年的概念引进,到2013年的大量实践,再到2014年的急速升温,受到我国诸多教育专家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  碎片化学习与微课堂教学虽然都具有“微型化”、“视频化”特征,学习者的的学习活动开始于一个个的知识点、训练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或作业训练中无不关注学习者对每一个知识点的准确理解、记忆,对每一种技能技巧的熟练掌握、应用。但二者所包含的内容与承载的教学功能是不同的。就它们的概念指向而言,碎片化学习是针对整体式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微课作为一种课程或课堂模式设计,是针对较宽泛的传统课程体系和40-50分钟的教学单元而言的;就它们的学习内容而言,碎片化学习是一种对知识体系进行拆分后的阶段性学习,而微课是对知识点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果性学习;就教学方法而言,碎片化学习并不十分强调各类教学资源的综合学习,而微课则围绕教学主题,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依我们理解,在目前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中,以“章”为单位的教学内容可以拆分成碎片化的“讲”,每一“讲”可以体现为若干微型化了的知识点,但它并不一定必然表现为微课。  碎片化教学、整体式教学与微课三者关系之解构对于知识的获取,碎片化与体系化在逻辑上并不是天然背离的,碎片化并不在逻辑上割裂其与体系化的联系。  应以整体式学习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如果把碎片知识比作积木,要想搭建高楼大厦,还需要进行结构化、系统化的设计与加工。因此,碎片化学习只不过是一种学习方法或学习阶段性过程,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于整体式学习的学习方式,因而,从阶段性学习中的以碎片化为主的学习走向结果性的以整体化为主的学习,应当是把握课程教与学的关键性问题。在课程学习中,应当让学习者直面相对完整的课程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对象,由此让学习者形成自己的学习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整体式学习来构建课程教学体系。  应以碎片化学习方式构建知识点的讲解与记忆。就知识传授的基本规律性而言,认知的规律应当是一个先碎片化,后体系化,再碎片化的过程。从尽可能小的知识点和技能入手,关注学习者对知识点的准确记忆和对技能的熟练应用。教师不应按照学习者的学习逻辑顺序进行讲授,而应按照所授知识体系的逻辑顺序进行讲授。一旦从知识体系入手,自然就是由先到后,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自然也就是通过碎片化学习强化了对知识点的讲解与记忆。  应以主题式学习构建自主合作教学体系。碎片化教学与整体式教学都是应当服务于课程学习任务和目标这一主题式教学的。无论是碎片化学习还是整体式学习,表面上看,是一个方法问题,而支撑方法的是教学理念与学习文化的养成。要想由碎片化教学走向整体式教学,就必须准确理解与把握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并构建自主合作型的教学体系。主题式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学习者利用上线平台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过程,最终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体系的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853次访问,全刊已有284965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