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

报刊:《宁波大学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宁大特色学科助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

    摘要:记者张芝萍李九伟近日,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消息让宁大师生深感自豪!宁大面向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以力学、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大特色学科助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

——“双一流”学科建设背后的故事

   期次:第479期      查看:46   










  记者 张芝萍 李九伟
近日,宁波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消息让宁大师生深感自豪!
  宁大面向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结合自身的优势学科,以力学、水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为基础,组建“海洋生物技术与海洋工程”学科群,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征程。
  在城市和大学已紧密相连的今天,城市为大学提供良好的环境,大学则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记者采访了解到,在“双一流”建设这沉甸甸的几个字背后,宁大以特色学科助力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亮点,宁波市民同时也逐渐感受到宁大的科研成果给他们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悄然变化。
  力学离我们很遥远吗?其实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此次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中,宁大的力学榜上有名。
  “力学看似深奥,专业性很强,但事实上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我们每天在用的手机,就应用了不少声波器件。这些声波器件的分析设计,必须用到弹性波传播的力学知识。我们团队这方面的研究紧密结合宁波地方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执行院长杜建科说。
  他介绍说,力学一直是宁大的优势学科和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力学既是基础学科,又是技术学科,是整个工程科学的基础。这次入选的137所高校,涉及了7所高校的力学学科,除了宁波大学外,其余5所是原985高校,另一所南航是原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宁波大学力学学科的入选,是长期锐意创新、努力积累和坚持不懈的结果。”
  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王礼立教授团队的“非线性应力波传播理论进展及应用”项目,在2013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王礼立教授和杨黎明教授带领的团队,基于桥梁柔性防船撞冲击动力学理论,研发大型桥梁主墩及的柔性防船撞装置、引桥自适应恒阻力拦截船舶技术,已应用在宁波象山港公路大桥、广东湛江海湾大桥等多项国防、民用工程中,有效解决了地方桥梁建设中的桥梁防船撞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重大难题。
  王骥教授和杜建科教授带领的团队,长期开展压电声波器件技术研究,发展了声波谐振器振动和弹性波传播分析技术,一直和宁波、浙江的压电器件行业的龙头企业合作,在推动企业上市和提升产品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杜建科认为,面对中国制造2025和宁波智能制造首批试点城市的新机遇,及浙江省海洋强省的新挑战,力学学科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必将做出重要贡献。
  我们爱吃的海鲜越来越丰富特色学科功劳不小宁波人以爱吃海鲜闻名于世,近年来,市民会发现阿拉餐桌上的海鲜品种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其实,这里也有宁大相关特色学科团队的一份功劳。
  宁大副校长严小军教授介绍说,他带领科研团队长期研究的“海水生物活饵料和全熟膨化饲料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项目,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领导建立的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中心宁波分中心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准,是我国唯一的海洋领域的生物芯片分中心,目前已创建海水养殖病害快速检测、海洋生态环境微生物评价、水质蓝藻赤潮毒素快速检测等多项技术原型。
  “我带领的团队以浙江高校产学研联盟象山中心为平台,研发养殖新技术,这项新技术让梭子蟹产量增至普通土塘的8倍,单个体养蟹技术在浙江、江苏等沿海各省市普遍推广。”海洋学院执行院长王春琳教授介绍说。
  海洋学院的娄永江教授帮企业解决了一道又一道难题,他开发的14个新产品带动企业每年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海洋学院苏秀榕教授的团队成功研发了“海上芯片实验室”,成果以无形资产作价的方式入股新组建的公司,完成了多项细菌检测的芯片设计和中试生产。
  海洋学院徐善良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16年攻关,使“离水就死”、世界上最难养的银鲳鱼规模化养殖成功。
  据介绍,宁大海洋学院、海运学院的教师近几年扶植孵化40多家涉海类企业。学校投入1亿多元建设重点学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每年拿出2000多万元引进学科带头人,带领学科发展。如今,学校助力海洋经济发展的科研项目已为宁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十多亿元。
  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成为地方经济发展“新引擎”
  大学历来有地方智库的美誉,宁大着手让一项项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生产力,引领产业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宁大原校长聂秋华教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戴世勋教授带领的团队长期研究的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项目2011年开始产业化,与昆明北方驰宏光电公司、宁波舜宇红外技术公司合作,生产出百余款温度自适应硫系玻璃红外光学镜头,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部分产品远销欧美。近几年,新增销售额数亿元。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夏银水教授介绍说:我们国家的IT基础研究水平跟国际上比,整体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但IT在产业中应用广泛。针对这种情况,信息学院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引进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加拿大工程院两院院士吴柯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宁波市“3315”计划),团队成员由10名国内外教授及专家学者组成,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关键技术开展研发。今年5月,宁波大学与浙江移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5G新技术研究联合实验室”,依托宁大“海洋信息感知与通信协同创新中心”相关研究,进行前瞻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5G器件、模组、芯片和终端的产学研研究模式,将推动宁波乃至全省、全国5G产业链的发展。
  高水平研究产生了高水平的成果,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继200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2014年又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2017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
  以闻路红博士为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敞开式大气压原位电离质谱离子源”,2015年10月以无形资产作价1050万元与华粤行企业集团共同投资成立宁波华仪宁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也是学校在科技成果作价投资上零的突破。
  闻路红博士介绍说:“这种介质阻挡放电质谱离子源,能在敞开的环境,几秒内检测水果农药残留,检测有毒有害物质,成果可应用在医学分析、机场和火车站安检等领域,每年有四五亿元的需求。”前不久,由该团队研发的我国首台毒品、爆炸物专用现场检测质谱分析仪通过鉴定。
  据悉,学校连续4年有效发明专利量列全国高校前50名。2015年至今转让和实施许可知识产权共139项,转让金额近1570.2万元。
  校长沈满洪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新增入选国家‘双一流’计划的25所高校之一,我们将站在‘宁波大学应该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宁波大学应该为国家、浙江和宁波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的高度,面向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瞄准世界一流,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818次访问,全刊已有2848016次访问